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专栏 > 正文

湖湘“牧渔先锋”入沅陵,动科学子践真知 ——暑期“三下乡”助力沅陵乡村振兴

2025-07-12  动物科技学院    访问量: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2025年7月9日-11日,动物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建国、党总支副书记简宾、专职教师汤志毅、任胜杰带领湖湘“牧渔先锋”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和生态高效养殖应用技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团走进沅陵县多地,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柳林村:集体经济兴乡村

7月9日下午,团队分成三个小组,深入柳林村调研。在村委负责人详细介绍下,师生们了解到柳林村依托“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黄精种植、黄酮茶产业、山泉水厂等多元化集体经济项目,并巧妙融合特色民宿与电商服务站,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有效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团队成员在实地走访中深切体会到,柳林村通过集体经济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和产业链的延伸,为学习产业融合、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效锻炼了服务乡村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清浪乡:特色产业添活力

7月10日上午,团队转战清浪乡洞庭溪村。村长带领下重点学习参观了该乡两大特色产业茶叶加工厂和清水养鱼基地。

首先来到了茶叶加工厂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集杀青、揉捻、烘干、包装于一体,实现了全链条加工,显著提升了茶叶附加值。另外该厂不仅消化了本乡茶叶,还收购周边村落原料,带动了更广泛区域的农户增收。随后,团队来到清水养鱼基地。村长介绍,基地依托优质山泉水资源,严格采用无化肥、无农药的生态养殖模式,产出的鱼肉质鲜嫩、市场畅销。其运营采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合作社统一提供鱼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养殖户负责日常管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位养殖户向队员们分享:“加入基地后,技术提升了,销路和价格有保障,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清浪乡通过发展茶叶加工和清水养鱼等特色产业,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振兴之路,其经验极具推广价值。



明溪口镇:家庭农场新模式

10日下午,团队深入明溪口镇,在养殖户陈源的带领下参观其特色家庭农场模式的养猪场。陈源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以前散户养猪,规模小、技术落后,还容易污染环境,收益也不稳定。现在搞家庭农场,不仅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还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既环保又高效。”他带领队员们参观了配备完善通风、温控和粪污处理设施的现代化猪舍各区域。

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观摩和讲解,直观感受到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散户力量,实现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发展。大家纷纷表示,明溪口镇的家庭农场模式成功将养猪产业转变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重要力量,为破解传统养殖难题、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思路和借鉴。



技术培训:助力养殖提质

7月11号上午,团队与沅陵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新型养殖技术培训会,旨在为当地养殖户传授先进养殖技术,助力生猪养殖产业提质增效。会上,汤志毅博士就生猪液态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做了详细报告与专业培训。汤志毅博士从生猪液态饲料的成分构成、营养优势入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生猪液态饲料在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液态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为期三天的“乡村振兴,青年先行”活动落幕,但乡村振兴的征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团队成员在此次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定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更多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编辑:李萍 审核:李萍 简宾 张建国)